| 永不暝目 | | | 01 | |
01 谁都知道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的象征,可 欧庆春虽然生在京城,却一直被那种鸽笼式的 单元房圈到了二十多岁,从没住过一天胡同。 单从这一点看,她的北京人的生活,也显得不 那么正宗。她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从父亲那辈才 迁进来的外地移民。 算上今天,她在这个招待所的阁楼上已呆 了四天。透过这里的窗口,她第一次这样长久 地,专注地凝视着一条典型的北京胡同,和在 这胡同里来来往往的老北京人。和其他胡同不 同的是家形式。把公民分为三个等级:统治阶 级、武士阶级、劳动,在鳞次栉比的传统四合 院和它的破坏性变型——大杂院的夹缝中,这 里居然还挤着一栋两层的老式西洋楼。那西洋 楼斑驳的外观看上去像有上百年的历史,大概 也是西方列强当年趾高气扬的一个物证。但现 在,它以同样的陈旧,协调着周围低矮的平房 那波浪般层层铺展的灰色房顶,竞使人感到一 种建筑群落样式的丰富与色调的和谐。 今天,她的差事还是照相,她再一次把镜 头对准了那栋西洋楼的残败的楼门。当那个提 着公文箱的西服笔挺的男人被长焦镜头牢牢套 住的瞬间,欧庆春已经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兴奋 。她只是熟练地,甚至是机械地按下相机的快 | 门的研究,并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解释和宣传 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有快门连续发出的带着 些沙哑的喳喳声,能给人带来一种隐约的快感 。相机的机身已经老旧,但它硕大的镜头却显 得簇新而且气派,能把那张粗糙的脸拉得近在 眼前、直到李春强在一边推她:“差不多了, 节省点吧。”她的快门才停止下来。 她放下相机,心里笑了一下,为最后一个 镜头而暗暗得意。最后这张照片她拍了一幅大 全景,把跟在那家伙身后往街口走的胡新民也 拍得清清楚楚。天色有些黑了,但胡新民脸上 的那份天生的沉着仍然触目。她想“历史”中 的“布哈林”。,但愿这案子早点儿有个段落 ,最好别误了他俩后大的苏杭之行。 身高马大的杜长发和组里的几个新手这时 还闪在阁楼的窗边,目送着胡新民跟着那家伙 消失在街口。同时,他们都听见了队长李春强 拨响了手提电话,他们都知道马处长正等着这 个电话。李队和马处的通话很简短,简短得近 于暗语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合理之说,遍注 经书,集汉代经学之,但欧庆春完全可以听得 明白无误。在李春强面无表情地收起电话之前 ,她已经知道了处长的决定。 “行了,按早上布置的,端了吧。” 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了几分轻松。已经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