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玛 | | | 序 | |
序 本书作者奥斯汀于1775年出生在英国 汉普郡一个名叫斯蒂文森的村子里,父亲是一 位乡村教师。她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却在 父亲主持的家学中大量涉猎各种书籍,获益匪 浅。15岁时,她便开始写短剧、小品试笔, 娱乐家人,21岁完成的小说已济身英国文坛 最佳作品行列。 奥斯汀的小说均为爱情故事,但她本人却 终身未婚。她于1817年辞世,时年不足4 2岁。 奥斯汀在22岁前已完成两部小说,后经 修订,于1811年出版《理智与感伤》,1 813年出版《傲慢与偏见》。她在27—2 8岁时写出第三部小说《诺桑决寺》,胆直至 她去世后1818年才发表。30岁后,她写 了另外三部作品,1814年出版《曼斯费尔 花园》,1816年出版《爱玛》,1818 年出版《劝导》。 奥斯汀所写均为自己熟知的生活,大都是 苏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她描 写的生活圈子很小,但她的观察细致入微,构 思睿智合理,任务刻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她的写作风格朴素无华;情节巧妙跌宕,耐人 寻味。一百多年来各国读者对她的作品爱不释 | 手。 《爱玛》像奥斯汀的其他作品一样,情节 围绕着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而展开,着力揭示 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 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恶习,中门第而不 顾女子感情和作人权力的丑陋世尚。《爱玛》 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 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力, 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 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 或许没有那部小说在喜剧效果方面,能使 奥斯汀的《爱玛》像形见拙。这是一部匠心西 独具的天才之作。作品风格毫不矫揉造作,然 而却在叙述事件的同时,不是恰到好处地搔及 读者心头的痒处。作者以她女性细致而敏感的 睿智、毫不妥协的态度、自信的道德意识、无 所顾忌的胆略,在作品中以浪漫的手法歌颂真 、善、美,鞭勒假、恶,这无疑触动了同时代 那些与作品人物不无类似之处的人们。 《爱玛》也像奥斯汀的其他作品一样,着 墨于凡人琐事,场景情节多比较平淡,但是他 为什么能创造出令读者如醉如痴不忍释卷的效 果呢?回答应该说是多方面的. 在一个方面,它通过了主人公爱玛营造了 读者阅读时的自我陶醉的心理氛围,一百多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