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日谈 | | | 幸福在人间 | |
幸福在人间论卜伽丘的巨著《十日谈 》 曲折前进的历史,每逢来到一个重大的转 折点上——社会生产力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 解放的时期,往往同时也就是在文学艺术史上 有着新的突破和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从十四 到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就是这样一 个令人瞩目的历史时期,它在西欧各国形成了 文学艺术相继繁荣的局面,以至掀起了一个接 一个的文艺高潮。 在西欧各国中,意大利得风气之先,是文 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产生了第一批优秀的人 文主义作象——卜伽丘(1313--137 5)和他的诗友彼特拉克(1304--13 74)。当时正是十四世纪中叶,在整个欧洲 ,以封建教会和世俗封建主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在政治、经济、以至思想领域内,还是占着 全面统治的地位。就是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 的萌芽也不过疏稀地出现在它北部的几个城市 罢了。封建的中世纪向资本主义的近代过渡, 这一历史过程还只刚刚开始。正是在这资本主 义才只透露曙光的时期。卜伽丘写下他的代表 作《十日谈》(约1350--1353)。 当两个半世纪以后(十六世纪末、十七世 纪初),文艺复兴运动传播到英国,而终于产 | 生莎士比亚的戏剧时,历史条件就很不一样了 。封建割据势力,以及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已经受到沉重的打击而大大削弱了;一个中央 集权的政府在新兴的资产阶级支持下,已经巩 固地建立起来了;资本主义经济正在英国迅速 地发展。因此这两位有代表性的巨匠,虽然一 先一后、一头一尾,同属人文主义作家的行列 ,宣扬的就是人文主义思想,他们所担负的历 史任务却并不完全相同。我们不能不注意到, 《十日谈》所表现的战斗性显然强烈得多。 就拿一种人物的形象作个对比。悲剧《罗 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个劳伦斯神父,他让人感 到是一位可尊敬的长者,有智慧、有学问,更 难得的是他对于一对情人的反封建婚姻,自始 至终是同情的、支持的。我们回头再看看出现 在卜伽丘笔下的神父都是些什么东西吧。他们 和劳伦斯是同行兄弟,同时代(中世纪),加 上同民族(意大利),却一个个都阴险狡猾, 是为非作歹的特权阶级,只能成为被讥嘲、唾 骂的对象。 再说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在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的英国,它已经失去了圣洁的光辉,不 过是封建思想意识的一种残余,在好几个莎士 比亚喜剧中它成为逗人的笑料,只因为它不合 时宜,荒谬绝伦,不攻自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