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潮 | | | 译序 | |
译序 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 世纪俄国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杰出作家。他 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举凡诗歌、小说、 戏剧都很有造诣,不过使他享誉世界的则主要 是他的六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 》、《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 地》,其中前四部尤为出色。 把握时代的脉搏、敏锐地发现并及时捕捉 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是屠格涅夫创作的最大 特色。他创作的全盛时期在50年代和60年 代初期,即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阶段向平 民知识分子革命阶段转折的时期。这一阶段阶 级力量的变化、社会情绪的高涨、思想观念的 更替、知识分子的心态……总之,俄国生活中 所有重大的社会现象都不曾逃脱作家敏锐的目 光。不过,他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俄国知识阶 层的历史命运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屠格涅 夫的长篇小说构成了一部俄国知识分子历史命 运的艺术编年史,不仔细研究屠格涅夫的作品 ,也就无法具体而深刻地理解俄国解放运动的 历史。 《罗亭》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着手创作于1855年夏,于1856年发表 于《现代人》杂志的第一、第二期。其时正值 |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结局 是俄国遭到惨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军 事和经济上的落后,也迫使人们去思考祖国的 命运和前途,寻求能够改造社会的力量并探索 强国富民之路。 围绕俄国的前途问题,早在40年代就在 主张全盘欧化的西欧派和强调保存国粹的斯拉 夫派之间有过一场大论战。而从40年代末到 50年代,有关俄国前途的争论主要在贵族自 由派和革命民主派之间进行。前者表面上也赞 成废除农奴制,但希望由政府实行自上而下的 改良,其实质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及其统治 地位;后者则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统治, 消灭农奴制。从“不可救药的西欧派”转入自 由派的屠格涅夫试图对这些重大社会问题作出 自己的回答,对贵族知识分子前一时期的活动 进行客观评价,并且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 们如何发挥作用。这便是作家仅用50天时间 创作《罗亭》的动因。 罗亭身上集中了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 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 他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了当时哲学思想中最主 要思潮的影响,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信仰科 学,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 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