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论 | | | 作者简历 | |
作者简历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von Clausewitz)在1780年6月出 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附近布尔格镇的一个小贵 族家庭。十二岁时在波茨坦的一个步兵团中充 当士官生。1793年,当普鲁士同革命后的 国作战时,他曾参加围攻美因兹城等战斗。1 795年升为少尉。 1801年秋,他被送入柏林军官学校, 因学习成绩优异,深得校长香霍斯特的赏识。 香霍斯特是以后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倡导者,克 劳塞维茨的思想和以后的活动受他的影响很大 。 1803年春,他在该校毕业后,被香霍 斯特推荐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在这一段时 期,他经常参加香霍斯特主办的军事协会的活 动,听康德主义者基瑟韦特的哲学课,研究军 事、哲学、历史和文学等著作,写了一些这方 面的文章。 1806年10月普鲁士同法国作战时, 他随奥古斯特亲王所率的步兵营参加了奥尔施 塔特会战,退却时在普伦次劳被法军俘虏。1 807年10月释放回国后,根据亲身的体验 ,力主改革普鲁士的军事制度。1808年到 科尼斯堡(仍为奥古斯特亲王的副官),积极 | 参加香霍斯特主持的军事改革工作,结识了军 事改革委员会成员格乃泽瑙、博因等人。18 09年秋回到柏林,后来进总参谋部,在香霍 斯特属下工作。1810年升为少校。 1810年秋,任柏林军官学校教宫,同 时为王太子〈即以后的威廉四世〉讲授军事课 ,前后共两年。1810年年底,与布吕尔伯 爵的女儿玛丽结婚。 1812年4月,克劳塞维茨因反对普王 威廉三世同拿破仑结成同盟而辞去普鲁士军职 ,去俄国准备参加反拿破仑的战争。先在俄军 参谋部任职,领中校衔,后任军参谋长等职。 当拿破仑进攻俄国时,他曾参加斯摩棱斯克争 夺战和博罗迪诺会战等。以后随维特根施坦军 团参加了对拿破仑的追击。12月,作为俄军 联络官,同普鲁士军队的指挥官约克谈判,说 服他反对拿破仑。1813年3月随维特根施 坦军团回到柏林。9月格尔德战斗获胜后升为 上校。1814年回到普鲁士军队。1815 年任布留赫尔军团第三军参谋长,参加过林尼 会战等。 1815年秋在科布伦次任莱茵军团参谋 长(格乃泽瑙为司令),利用空闲时间总结拿 破仑战争的经验,从事战争理论的研究工作。 1818年任柏林军官学校校长。9月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