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剑气珠光 | | | 寻找王度卢老师(代序) 徐斯年 | | 寻找王度卢老师(代序) 徐斯年 我所在的学科决定立项研究通俗文学,这 一课题并被列为“七五”国家社科重点尊案。 不久,几位研究通俗、文学的朋友相 继来信,说起“武侠北派四大家”中,宫白羽 、李寿明、郑证因三人的生平,人们多已知晓 ,惟王度庐,至令不知何许人也,问我可有这 方面的线索。 经过他们的“强化刺激”,猛然想起 母校的王度庐老师。他是我高中同班同学王膺 的父亲,没给我们上过课,也从未听说他写过 武侠小说,但姓名倒一字不差,估且问问看。 很快就收到了母校回信,得知王老师 巴经逝世,但因此却找到了王老师的夫人,我 们当年的舍务老师李丹荃女士,并且确认了那 位四十年代闻名全国的“侠情小说大师”果然 就是王膺的爸爸。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 功夫! 王老师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我除在 课外活动小组“文学研究会”听过她一次报告 ,并听说他知识渊博,是“老师的老师”外, 对他一无所知。所以,研读他的作品的过程也 就是我逐步了解他的过程。 海内外研究通俗文学的学者对王老师 | 评价极高,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创造了言情 武侠小说的完善形态”,“是开山立派的一代 宗师”,但当时除台湾学者叶洪生先生对王老 师的侠情小说有较详细的评介外,未见他人作 过更系统的研究。王老师的言情武侠小说代表 作是“鹤铁系列”五部作:‘鹤惊昆仑’、‘ 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 ‘铁骑银瓶’。 当时这些作品在大陆还未重印,港台 版本又难搜求,我是跑了苏州、上海、天津、 北京四市图书馆,加上朋友帮忙,才得以看全 的。 这五部作品写了四代侠士侠女的爱情 故事。与过去的武侠小说截然不同,王老师笔 下的这些侠者既是英雄,又不太像英雄。我觉 得王老师有意不肯赋予他们包打天下、救国于 水火、解民于倒悬的无上功能。他们的行动集 中于一个目的为捍卫自己爱的权利而斗争,而 爱的责任又常常令他们困惑,因为他们为所爱 者所做的一切、甚至牺牲,往往并不能给对方 带来幸福。他们的爱情悲剧固然是外部因素如 封建势力、封建礼教造成的,但又并非完全知 此。作为武艺高强、足智多谋的侠者,他们对 外部势力的斗争一般能够取得胜利,然而一旦 面对自己性格、心理方面的弱点(包括根深蒂 | |
| |
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