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面人 | | | 雨果与《笑面人》 | |
雨果与《笑面人》 维克多·雨果于一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诞生在法国东部伯桑松城。雨果的父亲,西吉 斯贝尔·雨果,本是法国东部南锡一个木工的 儿子,法国大革命时他是共和国军队的上尉, 曾参加过意大利和西班牙战争,在拿破仑时期 晋升为将级军官。 雨果从童年起就在不停的旅游中度过,他 的父亲西吉斯贝尔·雨果把妻子和孩子从一个 驻扎地带到另一个驻扎地。雨果一家从伯桑松 迁移到厄尔巴,从厄尔巴迁到热那亚和巴黎, 之后又在西班牙居住了一个时期,西吉斯贝尔 曾在那里担任各种高级官员。雨果则和他的兄 弟欧仁在马德里学校中念书。 一八一二年初,当西班牙的政治气氛急剧 变化,在西班牙的法国人受到驱逐出境的威胁 的时候,这时已经晋升为将军的雨果的父亲便 把妻子和维克多等几个孩子送回法国。在法国 的傀儡约瑟王被推翻后,西吉斯贝尔·雨果也 回到祖国。维克多·雨果在这一时期目睹波旁 王朝的复辟、拿破仑从厄尔巴的归来等等重大 事件。这些重大事件后来对他的创作生活有深 远的影响。 维克多·雨果在巴黎贵族中学学哲学和数 学,父亲想叫儿子入著名的工业专门学校,结 | 果没有成功,因为维克多·雨果酷爱文学。他 从十四岁起便开始写作,而在十五岁上就已经 因为自己的诗篇《读书之益》得到法兰西科学 院的奖赏。年轻的雨果这时已才华渐露,他于 是决心放弃钻研数学,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文学 。 雨果从小就受到父亲和母亲的政治观点的 影响,父亲反对波旁王室,母亲却是君主政体 的积极拥护者,一个保皇主义者。因此,雨果 好像经常处在两种敌对的政治冲突的环境中。 雨果由于早年受到母亲的影响较多,思想一度 比较保守,曾经歌颂过波旁王朝的复辟;但后 来逐渐转变,同情资产阶级革命,反对封建势 力。一八五一年雨果因讽刺了拿破仑三世,被 迫流亡,长达十九年。拿破仑三世被推翻以后 ,他重返祖国,曾任第三共和国国会议员。雨 果虽对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及其全 部伟大意义未能认识,并不赞成革命,但在公 社失败后,曾竭力维护被迫害的公社社员,把 自己在布鲁塞尔的府邸开放给避难者。 雨果一生的创作时期长达六十年之久,是 个多产的作家,也是个多产的诗人,他的主要 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诗作《惩罚集》、《凶年集》和剧本《克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