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讨厌的警察 | | | 前言 | |
前言 谷兴亚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俄罗斯的商业文学迅 速发展。写一写带血的拳头和斑斓的枕头,既 能给苦闷无聊的心以慰藉或刺激,又能给突然 成了贫民的作家们募集点资金,可以说是各得 其所。于是,大量包装精美的书刊杂陈于街头 市场,成了都市的一道新的风景线。但是,如 果把这些“畅销书”都一概视为文化垃圾,就 要冒把婴儿与洗澡水一起倒掉的风险。至少, 在俄罗斯近几年大量出现的侦探小说中,就很 有些值得一读的东西。尼古拉·列昂诺夫的小 说就是一个例子。 我们对尼·列昂诺夫知道得还不多。只知 道他1933年生于莫斯科,受过高等法学专 业教育,在苏联民警局工作了十年,著有小说 和电影剧本《皮亚特尼茨基大街上的小酒馆》 、《奥米伽方案》、《濒死状态》、《殷红的 血》等等。1983年他在《青春》杂志上发 表中篇小说《死亡陷阱》,首次塑造了侦探古 罗夫的形象。苏联解体后,他发表了《讨厌的 警察》、《为时不晚》等小说,继续写古罗夫 的侦破活动,从而推出了以古罗夫为主人公的 系列侦探小说。 八十年代中期,苏联还一直讳言国内有组 | 织的犯罪活动。1992年俄罗斯举国上下便 无不惊呼黑手党的猖獗了。1996年6月, 法国《费加罗》报引用俄国内务部官员米·伊 格洛夫的话说:俄国的黑手党已拥有四万家企 业,掌握着俄罗斯一半的经济命脉。愈演愈烈 的犯罪活动,为侦探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讨厌的警察》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早的一 部写黑手党的长篇小说。它由三部组成,其中 每部又都能独立成篇。许多人都不把侦探小说 视为严肃文学,认为它们是通俗文学,只具有 消遣娱乐功能,难登纯文学的大雅之堂。文革 过后,译介苏联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持久不衰 的热潮,一些重要的作品发表后不久就有了中 译本,唯独侦探小说很少有人问津。其实,在 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很难划一条严格的界 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是写犯罪的 ,有谁现在还否定它的价值呢?瑞士当代著名 作家迪伦马特写了不少很好的侦探小说,他曾 公开宣称,反映犯罪现象是研究社会的唯一有 效的方法。迪伦马特强调“唯一”未免失之绝 对。不过,犯罪现象是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 冲突的集中表现,要了解一个国家、一个社会 的面貌和众多阶层的心理,侦探小说确实能为 我们提供鲜活生动的材料,这种体裁完全可以 用来表现重大主题,揭示探索社会生活的严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