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大传 | | | 内容简介 | |
内容简介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他的 成功曾经让当时许多人跌破眼镜,他登上九五 之尊之意义,也令后人讨论不已。这位地方小 混混,竟然在秦末大乱的天下中,与诸英雄豪 杰争强斗胜。他打败了有史以来最为强悍勇猛 的对手项羽,逼得项羽因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 自刎乌江。一个每战必败、攻无有克的软脚虾 ,凭什么打败蛟龙称王?处于弱势的可怜虫又 是如何抬头挺胸变成大丈夫?这些问题实在引 起我们的好奇:他是怎么变成“弱势大赢家” 的? 民国初年的一代奇人李宗吾,曾拈出“厚 黑学”一词,并郑重介绍“厚黑学”代表人物 “刘邦”。他认为刘邦的成功就在于他脸皮够 厚心够黑,不只“厚黑”而且彻底,不像项羽 似厚不厚要黑不黑,终究导致失败。 “脸厚心黑”或许是许多成功人物的写照 ,但却总缺乏那么点温柔敦厚的感觉。 历来批评家们总认为刘邦所以能够获得胜 利,主要是因为刘邦知人善任,宽宏大量,宁 愿斗智而不斗力。这正是刘邦能够从风起云涌 、诡橘多变的时代里脱颖而出的原因。知人善 任,所以拥有优秀的将领和一流的幕僚人才, 巩固了领导中心;宽宏大量,所以能够散发领 | 袖魁力,使属下心说诚服;宁愿斗智而不斗力 ,所以能残存喘息,绝地逢生,培养实力。这 就是刘邦能够变成“弱势大赢家”的理由。由 于居于弱势,他乐于与众人分享,终成强者。 而成为当代无人能敌的强者之后,由弱势转强 势的刘邦却开始走下坡。过去,他尚在草莽时 ,可以率性坦诚以待人,登上王位后毕竟“高 处不胜寒”,又畏惧后代子孙遭受功臣压迫, 便开始有计划地铲除功臣,所谓“非刘氏而王 者,天下共击之”的白马之盟,只是说明其“ 家天下”的私欲而已。任何可以影响“家天下 ”的因素,都得不留情面地拔除。 当刘邦与日后进行杀戮功臣的“大业”时 ,刘邦这个“大赢家”开始失去了他的筹码。 在刘邦去世之半年前,他曾衣锦还乡回到 沛县,并唱了一首悲壮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风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的开头充满着雄心壮志,结尾 却语调悲凉。人到晚年的刘邦,或许正后悔着 杀害功臣名将的事情,为着大汉帝国的前途茫 茫而不得不悲伤感慨。创业虽然维艰,守成却 更是不易啊! 陈文德先生所著的《刘邦大传——弱势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