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江 | | | 写在《春江》出版之前(代序) | |
写在《春江》出版之前(代序) 《春江》曾在台湾、新加坡、欧洲等地连 载,是我的第三个长篇小说。比前两本《我们 的歌》和《落第》是短了许多,题材也全然迥 异,虽说故事的发生现场部分在国外,内容却 不是描写留学生生活的“留学生文艺”。 很多读者问我:为什么要创造像刘慰祖那 样苦恼的人?也有读者告诉我:他的历史包袱 背得不比刘慰祖轻,他无祖可慰,而想去流浪 。 其实刘慰祖并不是我特意去创造的,他只 是活在我们中间的一个。苦恼的现代人随处可 见,即或面上不苦恼,心里也活得不轻松。过 去的历史,当今的现实,汇合成的巨重,是知 识分子们精神上最大的压力。时代带来的真实 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得亮出来仔细看 看了。 年长一辈的知识分子,看过大山经过大海 ,曾身临其境的体验过。无论外界的影响如何 ,仍多能保持理智中的冷静,有自己确信的标 准,不致因一股风一阵浪,或几颗抛过来的石 块,迷失在不辨方向,攀附不着边缘的迷茫中 。 像《春江》中的主角刘慰祖那一代青年, 在平稳丰裕的环境里长大,被呵护得像缺乏防 | 菌能力的婴儿,思想中被灌输的尽是年长者认 为健康的东西。年长者只告诉这些不谙世事的 人光明与美好,摆出慈祥睿智的面孔叫他们崇 拜、歌颂,却把实际上存在着的阴暗和丑陋紧 紧掩盖,藏起真正的生命历程,不让年轻人知 道他们的长辈也年轻过,懵懂过,犯过错误和 荒唐过。 于是,这些青年人活在纯美的假象中,看 到的是一片祥和温馨,充满道德的庄严,没有 风沙没有流血,崇拜的偶像是百分之百的完人 。他们的心地是纯洁的,思想是纯净的,视野 是碧绿而充满生机的。世界在他们的心目中是 完美无缺值得赞颂的。这一切,全是教育的赐 予。 但是他们终要长大,要走出那个呵护着他 们的玻璃盒,进入广大天地,接触各式各样的 人,听闻各种各类的传闻闲语,看到各门各派 的记述资料。这些东西像细菌,侵入他们没有 防菌能力的躯体。结果是:美丽甜蜜的世界逐 渐褪色,甚至毁于一旦。 思想健康坚持信仰的固然有的是,然而在 理想世界破灭,偶像沾上污迹后,改变整个人 生观的也不少,有的在失望中消沉,有的突然 变成了偏激分子,有的犹疑拿不定主意,既割 舍不掉长久以来所爱和所崇拜的,却又痛苦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