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逝去的年代 | | | 酋长话语 | |
酋长话语 甘愿做奴隶的人就应该被奴役! ——尼采 一 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心绪特别繁杂,老走 神,磨蹭了许久下不了笔。但是,一想起谢泳 ,一想起他的自由知识分子们的命运,一想起 他的西南联大,一想起储安平与《观察》,大 脑中就浮现出一幕幕悲壮的画面,似有千言万 语,不吐不快。 谢泳的文章是平稳舒缓的,但在平缓的背 后却隐藏着深厚的思想功底和个人风格,在现 代随笔新三家(摩罗语:林贤治、谢泳、余杰 )中确实自成一派,怪不得那么多出版社的漂 亮女编辑在寻找谢泳,巨大的感性魅力和理性 力量催人深思。谢泳不是最卓越的,但却是惟 一的。他从故纸堆中淘出那么多学人的倜傥丰 采和悲惨命运,然后信手写成学术随笔,展现 给我们——胡适、冯友兰、张东荪、金岳霖、 傅斯年、梁思成、王瑶、舒芜等上百位自由知 识分子都被他画了素描,他们的伟大与卑微跃 然纸上。他说:“说到过去的教授,我们年轻 的一辈真有说不出的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都是教授,前后却大不相同 。我曾和作家钟道新说,过去的教授是手工生 | 产的,少,也就值钱,今日的教授是机器生产 的,多,也就贬值了。你想,一个社会无论什 么人都敢以教授自居,那自然什么人也就敢随 意嘲弄教授了。这当然还是就教授的数量而言 ,就学术水平而言,今日的教授更应当感到面 红耳赤心有愧才对。今日的教授已不再是学衔 、学问的标志,而是工资的一个级别,一个分 配住房的资格,再加上一个享受公费医疗的待 遇而已……一想到今日的有些教授为了一百块 政府津贴,撕破面皮,打得不可开交,真让人 感慨不已呵……”一刀见血,不愧为“太原剑 客”。 当今时代,“知识分子”是一个被用滥了 的词。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1467页的 解释,知识分子是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 脑力劳动的人。如科学工作者,教师、医生、 记者、工程师等。而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有 文化的人就成了知识分子。而至于他们的知识 有多有少,是真是假,有用无用,正动反动, 有害有益,人们往往是忽视的。对此定义,我 早就持怀疑态度:一般文化人是知识分子,大 教授也是知识分子;喜鹊是知识分子,乌鸦也 是知识分子;顾准、王元化是知识分子,郭沫 若、柯云路也是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岂不太模 糊了吗?后来,我在外国人的书中找到了答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