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小说中的动物形象
《哈利波特》是英国作家J·K·罗琳以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魔法世界中学习、成长的经历为故事线索,于1997-2007年之间发表的系列奇幻小说。在整部小说中,作者展现的大量的动物意象使人印象深刻。本文以七部《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材料,分析其中不同类型的动物隐喻。
J·K·罗琳在《哈利·波特》中,以“动物”和“人”通过文化认知上或习性上的对应关系,建构大量的动物隐喻。这些动物隐喻大体可分为三个类别:概括某一群体共性的“四大学院”代表动物、用于塑造角色个性的守护神和化兽师以及用于阐释某一严肃概念的神奇生物。
1、狮、獾、鹰、蛇。在小说中,罗琳将霍格华兹分为葛来分多、赫夫帕夫、雷文克劳和史莱哲林四个学院,用狮、獾、鹰、蛇分别作为学院的代表动物。根据罗琳在书中的描述,不同的学院偏爱拥有相应特质的学生。因此,动物在这里不仅代表某个学院的精神,也暗示了某一类角色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葛来分多是主人公哈利和大多数正派角色就读的学院,致力于培养学生勇敢、重视荣誉的品质。狮子有强壮、凶猛的特点,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它常被用于形容勇敢的人。此外由于狮子在草原上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它也作为万兽之王出现在西方文化中,代表荣誉。罗琳笔下担任精神领袖的角色,如使佛地魔闻风丧胆的邓不利多和带领同学反抗佛地魔的哈利等人,往往出自葛来分多。因此,狮的文化含义正与葛来分多人崇尚勇敢的精神相契合。
与英勇无畏的葛来分多不同,以獾为代表动物的赫夫帕夫则偏爱诚实、勤奋的学生。獾是深居于泥土中的动物,因此它在西方文化中,常给人以“行事低调,忠厚老实”的印象。小说中罗琳对塞德里克的塑造正是这种精神的完美体现。他学习勤奋,是学院的级长,却从未因此骄傲自大;当赫夫帕夫与葛来分多竞争魁地奇比赛时,葛来分多因为哈利的意外遭袭而失败,但塞德里克认为自己学院的“获胜”是不公平的,坚持要求重新比赛;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他与哈利竞争三强杯冠军,两人却同时到达终点,他没有为了夺冠而不择手段,反而想将荣誉让给哈利。从这些情节可以看出,赫夫帕夫学生身上正直和诚实等性格特点,可以很好地用獾的习性和文化特征加以理解。
雷文克劳招收“睿智博学”的学生。智慧是这所以鹰为代表的学院最看重的品质。鹰具有敏锐的视力,这种习性投射到人身上,就成为才思敏捷的象征。此外,罗琳认为,鹰能飞到其他任何动物都无法触及的高空,隐喻智慧的高不可攀。鹰元素在该学院有极高的地位,如其寝室入口的鹰状门环,只有学生答对问题才会将其放行。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一书中,鹰门环问了“先有凤凰还是先有火”这样的哲学性问题,足见鹰在书中俨然成了智慧和哲理的象征。
以蛇为代表的史莱哲林,格外青睐“渴望权力、野心勃勃”的学生。在自然界中,蛇是善于以伏击捕获猎物的生物,且一部分还有剧毒。因此,蛇常被冠以“阴险狡诈”的名号。此外,由于圣经中夏娃被蛇蛊惑误食禁果的典故,蛇还有“欲望”的隐喻意义。小说中出自史莱哲林的人物总表现出对名利的贪求,甚至经常为此不择手段:比如佛地魔渴望永生,不惜为此滥杀无辜。正是因为书中代表恶势力的“黑巫师”几乎出自史莱哲林,罗琳以蛇为喻,很容易给人留下“邪恶,有野心”的印象,还体现了奇幻文学中正邪对立的主题。
罗琳在描写角色群像时,将具有相似品质的角色放入同一个学院,并根据动物习性与人类性格的联系选择相应的动物作为代表,生动地刻画出了角色的共性。
2、守护神与化兽师。守护神和化兽师是罗琳在小说中引入的设定,指巫师召唤或变化出的动物形象,被称为“另一个自我”,所以这一形象总会契合角色本身的某种特质。
狗是小天狼星变化的形象,在西方世界中同时象征著忠诚与厄运。小天狼星首先是对信仰和对朋友绝对忠诚的人物。他坚持平等的思想,反对佛地魔的统治;在詹姆牺牲后,他宁愿身陷囹圄也要替好友报仇。他还多次以“黑狗”的形象躲避追捕、陪伴教子哈利。此外,在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哈利在书店看到一本《死亡厄运》,封面就是一只“熊一样大的黑狗”。事实上,“黑狗”不仅隐喻小天狼星忠诚勇敢的角色特征,也隐喻了他极具悲剧色彩的一生,暗示他最终为保护哈利而牺牲的结局。
在书中,动物隐喻还可以表现角色之间的情感联系。牡鹿既是哈利召唤出的守护神,也是父亲詹姆变化的形象。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一书的尾声部分,哈利最终召唤出自己父亲的形象,说明虽然詹姆已经牺牲,但父子之间的爱不会消失,他永远活在哈利心中。除了以动物喻亲情,罗琳也以动物暗喻爱情。比如詹姆和莉莉的守护神分别是牡鹿和牝鹿,喻指两人是灵魂伴侣;再如荣恩和妙丽分别召唤出猎犬和水獭。英国人常用猎犬追逐和捕猎水獭,这种关系投射了罗恩追随妙丽的脚步逐渐成长,最终两人修成正果的情感历程。
如果仅凭四个学院代表动物的隐喻,《哈利·波特》就会陷入将角色过于脸谱化的困境。因此守护神和化兽师的设定,是对前者的补充,著重刻画特定角色的个性,还生动地说明了不同个体之间的感情羁绊。这样,人物角色的形象就变得更加立体了。
3、神奇生物的隐喻——凤凰和夜骐。除了“爱与勇气”,“生与死”也是《哈利·波特》中重要的主题。但生死的话题往往较为严肃,因此罗琳也采用动物隐喻的方法,借凤凰和夜骐两个意象将这一主题穿插于故事情节之中。
凤凰在小说中是邓不利多的宠物,哈利还亲眼看到它自燃,又从灰烬里重生。所以它总与希望、生命息息相关。哈利在对角巷买到的第一根魔杖和佛地魔一样,是凤凰的羽毛制成的。哈利是“大难不死的男孩”,佛地魔狂热地追求永生,可见这两人的命运都具有某种“生”的意味。而凤凰“死而复生”的特性也在小说中有多处投射:例如佛地魔在三强争霸赛上重塑肉身,哈利在禁林里被佛地魔杀害而未死,最终将他打败。《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结尾部分,哈利在邓不利多的葬礼上看见火光中“一只凤凰欢快地飞上了蓝天”。邓不利多是极其强大的巫师,也是佛地魔最害怕的人。凤凰随著他的去世而消逝,既强调了邓不利多生命的结束,也象征打败佛地魔的希望似乎骤然破灭。但不可忽视的是,凤凰仍会重生,所以这个情节也暗示希望终会重现,为哈利等人的最终胜利埋下伏笔。
虽然夜骐是作者创造的意象,但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阐释它与死亡的联系。哈利年幼就失去双亲,他那时太小还不记得父母的死亡,所以看不见隐形的夜骐。但他少年时亲眼目睹了塞德里克被佛地魔杀害,这时他已经几次与佛地魔交手,理解了死亡的意义,才能看见夜骐。夜骐还具有敏锐的方向感,总能将乘客准确地带到目的地,这也与“人生终有一死”的哲理相暗合。此外,小说中被称为“死神的圣物”之一的老魔杖,也是由夜骐的尾羽制成,这进一步加深了它带有的死亡隐喻。
罗琳认为,生死都是自然规律,人不能为了惧怕和逃避死亡贪求私欲;相反,只有学会谦虚、善良等美好品质,人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坦然面对死亡。在小说中,凤凰和夜骐的羽毛制成的魔杖是揭示哈利与佛地魔命运的线索。佛地魔想成为死亡的主人实现永生,他选择放弃凤凰尾羽魔杖,不顾一切地寻找夜骐羽毛制成的、代表死亡的老魔杖,却讽刺般地“像凡人一样死去”;哈利平静地接受自己牺牲的结局,坦然赴死,最终反而得到老魔杖认可,打败了佛地魔,却在结尾放弃强大的老魔杖,选择了代表“生”的凤凰尾羽魔杖。凤凰和夜骐这对隐喻通过主角与反派魔杖的得与失,贯穿于小说之中,暗含了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https://bailushuyuan.org/novel/traditional/reviews/46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https://www.shuhai.org/articles/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