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收藏 | | | 全文(1) | |
全文(1)百年收藏 宋路霞 一、收藏 国宝“发源地” 上世纪末,清帝国的气数已是奄奄一息, 内外交困之中,又撞上了庚子之乱。八国联军 进京之际,慈禧太后挟持光绪仓皇出逃,朝野 上下主战与主和的争吵早已悄无声息,只等着 割地赔款了。 然而在文物考古上却接二连三地发生重大 事件。这些重要的发现对人类的文明进程,客 观上有着划时代的认识价值,多少给国人尤其 是知识分子带来些喜气,亦给收藏界和古玩市 场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或许是天时地利的某种契合,这几项重大 的发现多少都带些偶然性。 1900年5月的一个清晨,敦煌莫高窟 的住持人王道士(王圆)正在一个洞窟里清扫 积沙。当一大堆积沙被清除之后,洞里发出一 种奇异的声响,一面洞壁因失去了积沙的支撑 ,壁土开始层层剥落,墙上出现了裂痕。王道 士惊诧之余用手敲敲,里面竟是空的!这无意 中的叩击,竟叩开了一座千年秘室———北宋 晚期僧人们封掩起来的一个藏经洞!只见里面 从地上层层堆码着早已发黄的纸卷和丝织物, | 一直堆到“天花板”。从那时起,边城敦煌就 再也没有清静过。人们从这间不足20平方米 的洞窟里,先后搬出了4万多件手写经卷、唐 抄古书、唐拓碑片和历代各类古物! 据说当初藏经洞被挖开之后,王道士确也 向地方政府作了汇报,还抽出些卷子呈送到上 级衙门。地方政府从敦煌县令开始一级级地向 上禀报,直达天子。可是那个末代封建王朝, 刚刚经历一场性命交关的巨变,伤痕累累,元 气殆尽,何来那些思古之幽情?对那些古卷儿 根本无兴趣,所有的奏件就只能是泥牛入海。 然而事情到了两个嗅觉灵敏的“老外”那 儿,情形就完全颠倒了过来。英籍匈牙利人斯 坦因,无意中从一个叫扎伊德·贝格的乌鲁木 齐商人嘴里,得知了藏经洞的消息。过了一年 ,法国人伯希和又在闲聊中,从“老朋友”— ——曾任过清政府北京警察总督的兰公爵那儿 ,得知了藏经洞的事情。这个兰公爵据说当年 与义和团有旧,庚子之后就被发配到新疆,终 身流入乌鲁木齐。于是,这两个“老外”,便 先后发疯似地扑向了敦煌,以种种手段威逼利 诱,终于使得那本来就俗不可耐的王道士,打 开了那只足有半斤重的铁锁…… 接下来的日本“探险队”又来了,俄国“ 考察队”也来了,美国人也来了,国内大大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