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弈:点破商战迷津 | | | 通往大师之路 ------ VII(1) | | 通往大师之路 ------ VI I(1) 巴沙?库阿特雷(以下简称库阿特雷): 下一局国际象棋与进行一场谈判究竟有哪 些相似之处?两者又有何区别?特别是,在各 种对战之中,如何把握好心理分寸呢?本书的 两位作者阿那托里?卡尔波夫和让-弗朗索瓦 ?费黎宗之间旨在回答上述问题的5次对谈, 绝对不是只对单一领域有所帮助。这首先是由 于他们的经历、经验迥异以及个性截然不同; 其次是他们对如何促成各种战术行动有着共同 的看 法;最后则由于他们两人都侧重于用计而 非用力。 阿那托里,你的个人经历可以算得上一部 小说了! 阿那托里?卡尔波夫(以下简称卡尔波夫 ): 是的,我孩提时就开始下国际象棋。最初 是和我父亲下,而后和朋友们下—他们通常都 比我大上四五岁。一开始,我可从未想过当世 界冠军这回事,而只是喜欢下棋,我一下起棋 来就废寝忘食、没日没夜。我小时侯得到的第 一本书就是关于国际象棋的,那是古巴国际象 棋大师卡帕布兰卡①写的国际象棋入门书,那 | 会儿我才8岁。可那时我已是二级运动员,实 力也已接近一级。现在说起来可能会觉得稀奇 ,但1959年在我住的城市兹拉托乌斯特, 找本书相当困难,特别是关于国际象棋的书就 更难了。 库阿特雷: 那会儿正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嘛…… 卡尔波夫: 对,那会儿正在实行新经济政策。为找几 本国际象棋的书,得跑到南乌拉尔省的省会车 里雅宾斯克去。而书店的进货总是像打点滴般 缓慢,找书的人之多也使书店永远缺货。 9岁时,我已是兹拉托乌斯特的最佳选手 ,我被保送进波维尼克②专业棋校。那时我常 常通宵下棋至早晨7点,然后上午10点又活 蹦乱跳地去上课了。当时在该校注册的7个学 生都比我年龄大,而我无可争议的是这几人当 中最有决断力和最有活力的人。 我第一次出国是在1966年,那时我1 5岁,当时是去参加在瑞典举办的一次国际象 棋赛,有好几人和我同行。同年稍晚些时候, 我独自一人去荷兰的格罗宁根参赛。我当时只 勉强会几句英文,那笑话可闹大了。那会儿可 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出国,得先经过体育部和规 划署批准,然后发给我签好证的护照和由一家 | |
| |
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