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法利夫人 | | | 包法利夫人(译本序) | |
包法利夫人(译本序) 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译本序)施 康强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已有好几个中译 本,其中一个出于已故李健吾先生的大手笔。 李先生还写过一部《福楼拜评传》,对这位作 者推崇备志:“斯汤达深刻、巴尔扎克伟大、 但是福楼拜,完美。” 这个评价或许过高,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 :福楼拜力求完美。 福楼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家,他自称 ,他也确实是艺术家,文字的艺术家。他视文 字、文学创作为生命,每一部作品,每一章, 每一节,每一句,都是呕心沥血的结果。对于 他,小说的形式和风格比其内容更加重要。他 写得很慢,很苦,反复修改,要求每一个细节 都来自仔细的观察或亲身体验,要求文字具有 音乐的节奏。(“一句好的散文应该同一句好 诗一样,是不可改动的,是同样有节奏,同样 响亮的。”)写包法利夫人服毒时,他感到自 己也好象也中了毒。 他写《包法利夫人》花了四年零四个月, 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正反两面的草稿写了一千 八百页,最后定稿不到五百页。当然他有条件 这么做。他出身富裕的资产阶级,不必为谋生 | 而忙碌,更不必卖文为生,有的是精雕细琢的 工夫。1856年《包法利夫人》在《巴黎杂 志》上发表,不仅标志着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史 的一个转折,而且在世界范围影响了小说这个 文学体裁在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 如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对骑士小 说的清算一样,《包法利夫人》在一定意义上 是对浪漫主义与浪漫小说的清算。女主人公爱 玛·包法利(“爱玛”是个浪漫的名字,“包 法利”Bovary这个姓氏的词根Bov包 含“牛”的意思:福楼拜煞费苦心选定的这个 姓名,本身就意味着想入非非的浪漫与平庸的 现实之间的反差)是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女儿 ,在修道院度过青年时代,饱读浪漫派作品。 她成年后嫁给一名乡镇医生,平庸、迟钝、不 解儿女柔情的包法利,真所谓“彩凤随鸦”。 于是她不安于室,先后成为风月老手、地主罗 多尔夫与书记员莱昂的情人。为了取悦莱昂, 维持奢华的生活,她挥霍了丈夫的财产,还借 了高利贷。后来莱昂对她生厌,高利贷向她逼 债,她只有服砒霜自杀。 故事很简单,没有浪漫派小说曲折离奇的 情节,无非是一个“淫妇”通奸偷情,自食其 果。作者的本意也不是讲故事,他为小说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