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花女 | | | 译本序 | |
译本序 巴黎,深秋季节。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 我独自一人走进蒙马特公墓,沿着铺满枯黄落 叶的小路,一直来到这片墓地的一个偏僻的角 落。这里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坟墓,同它 四周的那些设计精巧、风格别致的各式墓冢相 比,这座墓的外观显得简朴而又单调。不过引 人瞩目的是,在它的右侧上方镶嵌着一个透明 的塑料小盒子,里面放着一束人工制作的茶花 。墓的两侧刻着相同的一句碑文:“阿尔丰西 娜·普莱西(1824.1.19—1847 .2.3)安眠于此。深切怀念你”。 无论是在法国还是中国,如今知道阿尔丰 西娜·普莱西这个名字的人也许为数并不太多 ,但是读过《茶花女》这部作品、了解《茶花 女》这个故事的却大有人在。而阿尔丰西娜· 普莱西就是举世闻名的法国文学名著《茶花女 》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 ,那个动人的、催人泪下的茶花女的爱情故事 ,就是根据她的经历演化、创作出来的。我在 这座墓前徘徊良久,浮想联翩,我想起了阿尔 丰西娜·普莱西的一生命运,想起了法国著名 作家小仲马以及他的那部不朽的作品:《茶花 女》。一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 | 了二十三个年头,但人们可以说她既尝遍了生 活的辛酸凄苦,也享尽了人间的奢华逸乐。然 而她却始终是一位不幸的姑娘,在她短短的二 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她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幸 福。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出身微贱,这位诺曼 底姑娘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贫苦的农民,她的母 亲是一位心地善良、克勤克俭的农妇;父亲是 一位不务正业的农村巫师。也许是由于生活的 艰难,她的父亲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在家里 终日打骂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 迫离家出走,去给一个有钱人家做帮工,后来 又跟着这家主人离开了法国,到瑞士去谋生。 而这时,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尚不满十岁,但 是她的父亲已经让她到农庄里去干活了。 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知道阿尔丰西娜大 约在十五岁的时候离开故乡来到巴黎。有人说 是她母亲的一位亲戚帮助她离开诺曼底的,也 有人说是她的父亲把她卖给了一帮波希米亚人 ,而这帮四海为家的流浪汉又把她带到了巴黎 。不管怎么说,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来到了一 个新的天地,开始了一种新的、却依然是不幸 的生活。她起先在一些店铺里打工,过着清贫 的日子。然而,聪明的阿尔丰西娜很快地发现 ,她虽然一贫如洗,却拥有一笔非常可观的、 得天独厚的“资本”,那就是她的美貌。这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