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玉宝 | | | 《高玉宝》出版后和我怎样写这本书(代序) | | 《高玉宝》出版后和我怎样写这本书 (代序) 今提笔为重新出版我的处女作《高玉宝》 写代序,心情非常激动,不由回想起我在文学 生涯四十多年的坎坷道路,回想起党和新中国 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我很感谢解放军文艺社, 把我1949年撰写、1955年出版的自传 体长篇小说《高玉宝》,选入社创建40年出 版的优秀文学作品《新中国军事文学四十年名 篇精选》丛书。 光阴似箭。我写《高玉宝》时,刚二十出 头,现在,我已进入花甲之年。我与祖国同命 运、共患难,我是在新中国温暖的怀抱里成长 ,而且是解放军文艺社领导和编辑,亲自把我 这个文盲战士培养成为作家的。文艺社在创刊 之年,就连载我的处女作《高玉宝》。我难以 言表对文艺社领导、编辑等同志的感激之情。 在此,深深地感谢当年帮助过我的同志,及一 直关怀我的国内外读者。 我这放猪娃、童工出身的文盲战士,能写 出长篇小说当了作家,能担任团中央委员,中 德友好协会理事,并且出国参加过第3届世界 青年代表大会以及参加第4届世界青年与学生 和平友谊联欢节,能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毕业生和师级干部,曾在北京多次参加全国性 | 英模大会及“文代”等会议,并多次参加国庆 观礼和参加国宴,先后23次受到毛主席、周 总理、朱总司令等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 接见,这完全是共产党和新中国对我的关怀、 培养。想不到我写的《高玉宝》于1955年 4月出版以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我 这文盲战士学文化写书的事儿很快传遍全国, 几乎家喻户晓,对当时全国、全军的扫盲工作 及鼓励青少年学习,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已得 知广东、浙江、江西、北京、上海、辽宁、南 昌等16个省、市的学校及单位的青年、学生 自发地成立了“高玉宝自学小组”、“高玉宝 班”、“高玉宝中队”等,并与我书信来往, 谈学习心得体会。我成为人民最关心的子弟兵 ,也是最忙的一名人民战士,许多单位请我去 作报告,谈我这文盲人怎样战胜种种困难苦学 文化。又怎样写出了《高玉宝》这部书。 为了鼓励学生和广大青少年为建设新中国 发奋学习,我从南方的广东等地作报告,一直 作到北京,又从北京作到北方的大连、旅顺、 沈阳、抚顺、锦州、鞍山及山东的烟台等地。 仅从建国初期的1951年到1990年,几 十年来,我在部队、学校、厂矿、企业、机关 等单位,为战士、学生、工人及广大青少年作 的报告达七百多场,七十多万人,写出的讲话 | |
| |
选择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