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毁灭的城市 | | | 岁月悠悠话毁城 | |
岁月悠悠话毁城 人有生老病死,城有兴衰存亡。一座城市 从奠基、繁盛、衰落到再复兴,备尝人世艰辛 ,历尽万般磨难。有的中途夭折,被自然的或 人为的灾害摧毁了,没于草莽,湮埋地下,沉 沦水底,没有将历史写完。更多的城市经受了 血与火的洗礼,奋勇抗击横加在自己身上的灾 难,屡毁屡建,长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除旧更新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 一座城市要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务须顺应 潮流,弃旧图新,不断完善本身功能,随着经 济和人口的增长而拓展。千年古城,不等于一 千年前的模样全部保存下来。不可能,也没有 必要。欧洲古城保留了五百年前复兴时代的建 筑,但它最近一次的修复可能还不到一百年。 中国古城比比皆是,明代的城墙能够保存下来 已算不错,那也不到六百年。至于更早的建筑 ,多靠一代一代人的修复,或偶然的事故被覆 盖而保存下来了。 罗马、巴黎、伦敦、雅典、伊斯坦布尔、 开罗、北京、南京、西安街城市在基建时,经 常挖到古城墙、古建筑,甚至碰到一个个历史 朝代的文化层。老城市都会遇到这种情况。这 正是城市新陈代谢的见证。 渐进的演变,自然的更替,新城在旧城的 | 基础上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这方面 的内容已有历史地理专著去解决。本书只围绕 “被毁灭的城市”这个主题,介绍一批城市遇 到的突发性的灾变。 自然灾害毁灭了成千城市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无数的悲剧。它造成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许多城市也遭到相应损 伤。自然灾害愈频每愈凶恶,城市便受到愈大 的破坏,以至摧毁性的灭亡。但是,城市的毁 灭要比自然灾害复杂得多,社会动乱、人为因 素占有很大比重,往往最严重的水火灾害都不 能把城市摧毁,而不大的一场战争却把它消灭 了。一场水灾可能造成几十万人的死亡和上千 万亩耕地的毁坏,但不一定能够完全毁掉一座 城市。一次大地震不过伤亡几千人,但却可能 摧毁整个城市的建筑。所以说,灾害造成损失 的大小与城市是否被毁,是不能在它们之间划 等号的。 在自然灾害中,地震是毁灭城市的头号敌 人。因为这是突发式的地壳运动,能量蓄于地 下,释于地表,能够轻易摧地面建筑物。地震 的次生灾害火灾、海啸、山崩、地陷,加剧了 灾难,有时比地震本身更加可怕。环太平洋岸 、地中海岸和加勒比海岸地震带上,大部分城 市被地震摧毁过,有的毁灭过四、五次。一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