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莱德雷 | | | 作者前言 | |
作者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无数军人提供了表现其 才能、施展其本领的机会,孕育和缔造了一代 杰出将领。在反法西斯战争的阵营中,更有一 批各领风骚、战功显赫的伟大将领脱颖而出, 他们以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名垂千史。 布莱德雷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 营中最杰出的将领之一。 战争期间,布莱德雷不像他的同学艾森豪 威尔那样地位显赫,也不像与他并肩战斗的蒙 哥马利、巴顿那样出尽风头,引人注目。但是 ,在欧洲战场上,布莱德雷在盟军高级将领中 享有“思想机器”的美称。他曾参与策划、制 定战略方针,指挥集团军、集团军群横扫欧洲 大陆直至欧洲战争结束。在战争后期,布莱德 雷指挥的集团军群拥有130万人马,堪称世 界上最大的作战部队。巴顿、霍奇斯、柯林斯 等一代骁将在其麾下作战。 布莱德雷以其儒将风范影响着一代将领, 更以大智若愚的个性为反法西斯的欧洲战场屡 出妙策,屡建奇功。 1893年2月12日,奥马尔·纳尔逊 ·布莱德雷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伦道夫县克拉 克村的一个贫苦农夫家里。他的母亲是一位勤 奋、善良、厚道的农村妇女,其父亲作为整个 | 家族第一位最有出息的人,是一名疲于奔命的 乡村教书匠。和艾森豪威尔一样,布莱德雷的 家境很贫穷,是个十足的乡下孩子。15岁时 ,布莱德雷的父亲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家庭 的重担一下子落在母亲和自己身上。1910 年5月,布莱德雷高中毕业后因无钱交纳上大 学的学费,开始在铁路上打工,到锅炉车间帮 助修理蒸汽机。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他获知 西点军校招生,学校免收学费,每月还有津贴 。布莱德雷尽管对军校一无所知,但他很快放 弃了1911年报考密苏里大学的念头,改考 西点军校。作为一名后补生,布莱德雷搭上了 报考的末班车,最后奇迹般地考上了西点军校 。1911年8月1日,布莱德雷跨入了西点 军校的大门,成为一名军人。 在西点军校艰苦环境的磨练下,布莱德雷 成了一名合格的职业军人。他所在的班级被称 为“将星之班”。164人当中,有59人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了将军。他们当中,艾森 豪威尔担任了盟军最高司令,肩上扛着五颗将 星,战后又当上了美国总统。布莱德雷在战争 期间历任副军长、军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 群司令,肩扛四颗将星,战后,布莱德雷亦成 为了五星上将。 从西点军校毕业后,布莱德雷部分时间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