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宝 | | | 第一章 盗宝狂潮 | |
第一章 盗宝狂潮 历史上,那些令我们后人铭记在心的,总 是那些充满遗憾与苍凉的段落,难怪《燕都丛 考》中说:“呜呼!人生盛衰之数,岂有常哉 !”故宫的国宝作为中华民族镶嵌在人类文明 皇冠上的珠宝,20世纪上半叶它为躲避战火 而颠沛流离的坎坷命运无疑是人类文化历史上 最悲壮的交响乐之一。 公元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明成 祖朱棣成为第一位入主紫禁城的皇帝,到清末 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明清两朝共24个皇帝在 北京故宫居住,故宫里富藏代表中国几千年文 化的艺术珍品。在20世纪初,内忧外患,兵 荒马乱的时刻,这些旷世珍宝的命运也就成为 举世瞩目的焦点了。 故宫又称紫禁城,其名称系借喻紫微星垣 而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曾经把天上的恒星分 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 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大星垣中央 ,因此成为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住的地方叫 紫宫。天帝自然是至高无上的,而人间的皇帝 则是人间的至尊,我国古代的建筑大师和工匠 以非凡的技艺和丰富的想像力,设计建造了人 间皇帝富丽堂皇的居处,建设者为了推崇皇帝 的至圣至尊,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建筑手法,突 | 出了人王地主的特殊地位。故宫是我国建筑史 、文明史的一大辉煌杰作。北京故宫从明朝永 乐五年(公元1407年)开始筹建,永乐十 八年完工,征集全国著名的工匠十万多名,民 夫一百多万人……清朝在乾隆和康熙时期也大 规模进行修建。 辛亥革命之后,宣统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后, 溥仪小朝廷退出前宫三大殿,在后宫偏居。民 国政府和清室签订了十九条优待条款,其中有 逊位的溥仪仍旧居住在后宫的条文,这段时间 故宫不仅殿宇失修,而且文物亦大量流失…… 1923年,那年冬天,北京的雪也是格 外的大,宫里的雪像是扫不完,降下来的雪紧 密的,大朵的,拼着命地向下飘。雪花是那样 轻柔,那样安静地落到了琉璃瓦上,那样小心 地铺到台阶上,怕惊醒了故宫里人们的好梦。 太和殿的屋顶,宫墙,御道,都变得臃肿了, 成为白色的世界。雪越下越大,柳絮一般轻盈 地滚过去,无声地沾在衣服上,落在帽子上, 挂在睫毛上……消了,又聚上来,擦了,又沾 上来。空中已经看不见什么了,只有重重叠叠 、一层又一层的雪雾。 紫禁城像被包围在棉花团里,落似花瓣的 漫天大雪,密密实实的,近处还能够分辨出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