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里湾 | | | 从旗杆院说起 | |
从旗杆院说起 三里湾的村东南角上,有前后相连的两院 房子,叫“旗杆院”。 “旗杆”这东西现在已经不多了,有些地 方的年轻人,恐怕就没有赶上看见过。这东西 ,说起来也很简单——用四个石墩子,每两个 中间夹着一根高杆,竖在大门外的左右两边, 名字虽说叫“旗杆”,实际上并不挂旗,不过 在封建制度下壮一壮地主阶级的威风罢了。可 是在那时候,这东西也不是哪家地主想竖就可 以竖的,只有功名等级在“举人”以上的才可 以竖。 三里湾的“举人”是刘家的祖先,至于离 现在有多少年了,大家谁也记不得。有些人听 汉奸刘老五说过,从刘家的家谱上查起来,从 他本人往上数,“举人”比他长十一辈,可是 这家谱,除了刘老五,刘家户下的人谁也没有 见过,后来刘老五当了日军的维持会长,叫政 府捉住枪毙了,别人也再无心去细查这事。六 十多岁的王兴老汉说他听他爷爷说,从前旗杆 院附近的半条街的房子都和旗杆院是一家的, 门楣都很威风,不过现在除了旗杆院前院门上 “文魁”二字的匾额和门前竖过旗杆的石墩子 以外,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当日刘家出过 “举人”了。 | 旗杆院的房子是三里湾的头等房子。在抗 日战争以前,和旗杆院差不多的好房子,本来 还有几处,可惜在抗日战争中日军来“扫荡” 的时候都烧了,只有旗杆院这两个院子,因为 日军每次来了自己要住,所以在刘老五死后也 没有被他们烧过。在一九四二年枪毙了刘老五 ,县政府让村子里把这两院房子没收归村;没 收之后,大部分做了村里公用的房子——村公 所、武委会、小学、农民夜校、书报阅览室、 俱乐部、供销社都设在这两个院子里,只有后 院的西房和西北小房楼上下分配给一家干属住 。这一家,男女都在外边当干部,通年不回家 ,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妈妈留在家里。这位老 太太因为年纪大、住在后院,年轻人都叫她“ 后院奶奶”。 三里湾是个模范村——工作开辟得早、干 部多,而且干部的能力大、经验多。县里接受 了什么新的中心工作,常好先到三里湾来试验 ——除奸、减租减息、土改、互助,直到一九 五一年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先到这个村 子里来试验的。每逢一种新的工作开始,各级 干部都好到试验村取得经验,因此这个村子里 常常住着些外来的干部。因为后院奶奶有闲房 子,脾气又好,村干部常好把外来的干部介绍 到她家里去住,好像她家里就是个外来干部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