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生活 | | | 城市生活 | |
城市生活 1 杜立诚和宋玉兰在江西工作的时候,每年 要回上海过寒暑假。他们喜欢到上海的老同学 家里去跑跑。他们的老同学似乎都混得不太得 法,住房很狭校但那样的小房子因为在上海就 显得格外温暖和隽永。他们在江西有两间大房 子,是平房,呆板冷清,充满着异乡客地的孤 寂。那时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上海拥有这 么一个令人回肠荡气的小房间。 80年代末,政策有所松动,知青子女满 16岁能回沪。杜立诚和宋玉兰高兴之余,难 免失落。根柢扎到了上海,他们却如旁枝侧叶 ,无所归依。 1993年上海向全国招聘教师。杜立诚 是英语教师,本科学历,宋玉兰是数学教师, 大专学历。英语和数学在上海算是紧缺学科, 所以他们一试即中,阖家调回上海。 他们和杜家伯伯杜家姆妈挤在一起,拥有 了一间8平方的小房间。他们常常在不见天日 的小房间里如入梦寐。 生活是多么幸福呀!但他们很快就从幸福 的云端里跌落下来。房子太小了,三个人一挤 就像插蜡烛。特别是老房子没有卫生间,要坐 马桶,在痰盂里撒尿,其声由繁急到疏漏,太 | 不雅。他们太想房子了,做梦都想。 1994年的时候,上海各报都发出消息 ,在本世纪末解决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 的困难户。教育部门雷厉风行,先进行调查摸 底登记。上海人办事情政策性很强,一丝不苟 。拿杜立诚来说,区教育局分房组先要求他递 交房卡和户口簿,仔细审查后发现了疑点,就 进而要求他交上他妹夫家的房卡和户口簿。 事情是这样的:杜立诚家户口簿上共有7 人,房卡上标明的居住面积是26.85平方 米。问题在于:杜立诚的妹妹杜立芳和她女儿 的户口也在这里,女儿出嫁了应该把户口迁到 婆家去,那么杜立诚就不属困难户了。杜立诚 说了谎话。杜立诚说当初因为他们在江西工作 ,所以妹妹在娘家结婚,而且一直住在娘家。 杜立诚交上妹夫家的房卡和户口簿后,分房组 专门开会研究,最终同意杜立诚作为4平方米 以下的困难户立卡登记。理由是:杜立诚妹夫 家是两室户,除老父老母之外,还有个大龄未 婚的儿子。分房组也未派人去实地勘查,虽说 有些官僚,做来却合情理。 经过这一番有惊无险的周折,接下来就是 漫长而又平静的守望。1995年7月,杜立 诚分到了一室一厅的住房。假如说纯粹是福利 分房也不尽准确,杜立诚交纳了9500元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