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花 | | | 一 | |
一一个秋日的黄昏,村前的土路上, 蹒跚着走来一位陌生的老婆婆。那时,秋秋正 在村头的银杏树下捡银杏。 老婆婆似乎很老了,几根灰白的头发,很 难再遮住头皮,瘦削的肩胛,撑起一件过于肥 大的旧褂子,牙齿快脱落尽了,嘴巴深深地瘪 陷下去,嘴在下意识地不住蠕动。她拄着一根 比身体还高的竹竿,手臂上挽一只瘦瘦的蓝花 布包袱,一身尘埃,似乎是从极远的地方而来 。 她终于走到村头后,便站住,很生疏地张 望四周,仿佛在用力辨认这个村子。 受了惊动的秋秋,闪到银杏树后,探出脸 来朝老婆婆望着。当她忽然觉得这是一个面孔 和善且又有点叫人怜悯的老婆婆时,就走上前 来问她找谁。 老婆婆望着秋秋:“我回家来……回家… …”她的吐词很不清晰,声音又太苍老、沙哑 。但秋秋还是听明白了。她盯着老婆婆的面孔 ,眼睛里充满疑惑:她是谁?秋秋很糊涂,就 转身跑回家,把七十多岁的奶奶领到了村头。 奶奶盯着老婆婆看了半天,举起僵硬的手 ,指着对方:“这……这不是银娇吗?” “我回家来了……回家……”老婆婆朝奶 奶走过来。 | “你出去三十多年啦!” “回来啦,不走啦……” 围观的人慢慢多起来。年轻人都不认识老 婆婆,问年纪大的:“她是谁?”“银娇。” “银娇是谁?”“银矫是小巧她妈。” “小巧是谁?”“小巧淹死许多年了。” ……这天晚上,秋秋坐在奶奶的被窝里,听奶 奶讲老婆婆的事,一直听到后半夜……二你银 娇奶奶这一辈子就做一件事:给人家帮哭。这 几年,帮哭的事淡了。放在十年前,谁家办丧 事,总要请人帮哭的。 办丧事的人家,总想把丧事办好。这丧事 要办得让前村后舍的人都说体面,一是要有排 场,二是要让人觉得苦、伤心。 办丧事那天,从早到晚的,都有很多人来 看。奶奶就喜欢看,还喜欢跟着人家掉眼泪。 掉了眼泪,心里就好过些。 谁家的丧事办得不好,谁家就要遭人议论 :“他家里的人都伤心不起来,一群没良心的 。”其实呀,也不一定是不伤心,只是那一家 子没有一个会哭的。要让人觉得伤心,就得一 边数落。有人就不会数落,只知道光哭。还有 一些不知事理的人,平素就不太会说话,一哭 起来,就瞎哭了,哭了不该哭的事情。 好几年前,西王庄周家姑娘死了,是瞒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