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三国(选载) | | | 青梅煮酒论英雄 | |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上一集我们说到,放走刘备,是曹操一生 中最大的错误,因为曹操已经一眼看出刘备是 当时真正的英雄。曹操甚至说了这样的话:“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是载入 史册的。《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未出 时,献帝舅(岳父)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 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 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 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遂 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 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这是原文。而在“先主方食,失匕箸”后面, 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补充说:“于时正当 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 ,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三国演义》当中那个著名的故事“青梅煮酒论 英雄”,就是根据这个记载改编的。 平心而论,《三国演义》这半回篇幅的故 事,从文学的角度看很精彩,从历史的角度看 也算真实,因为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大体上都 有出处和来历。比如“衣带诏”事件,就既见 于《三国志》,也见于《后汉书》;刘备种菜 一事,见于裴松之注引胡冲《吴历》,而且言 之凿凿,种的是大头菜一类的东西(芜菁); | “望梅止渴”的故事,则见于《世说新语·假 谲》,这个成语也典出于此。至于曹操评点当 时人物的那些话,也都可以说是他的真实看法 。靠不住的只有一处,搞错了的也只有一点。 搞错了的一点,是陈迩冬先生发现的。《 三国演义》说,曹操要刘备说说谁是当今英雄 ,刘备第一个就提到了袁术,曹操笑着说:“ 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其实“冢中枯骨 ”这个说法不是曹操的,是孔融的。他说的也 不是袁术,而是袁术的先人。据《三国志·先 主传》,汉献帝兴平元年(故意194年), 徐州牧陶谦因病去世,陈登等人要刘备来代理 。刘备不敢贸然接手,说袁术近在咫尺,四世 五公,海内所归,你们何不把徐州送给他?这 时北海相孔融就说话了。孔融说:“袁公路岂 忧国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也就 是说,你不必担心,老袁家那“四世五公”早 就在坟墓里了,怕他做甚!刘备这才代理了徐 州牧。《三国演义》移花接木,把袁术本人说 成“冢中枯骨”,是不确的。如果袁术已是“ 冢中枯骨”,又何必说“吾早晚必擒之”? 靠不住的一处,是刘备和董承他们的“立 券书名”。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董承受 献帝密诏,联合刘备等人反曹,是结了盟,立 了誓,签了字,画了押的。那份“衣带诏”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