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撰记 | | | 阳春三月 | |
阳春三月阳春三月,小碗跌了泥跟头 ,哭三日。 ——《杜撰记》 玛县的特产是阳春面和彩条鱼。 这里的阳春面跟别处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那 一勺浮在汤面上的猪油,连小碗这样肉丝上的 肥肉都不碰的小姑娘也贪恋那一勺猪油,每次 都要嘱咐妈妈萱巧放多一点再洒上胡椒粉才好 。而玛县上做阳春面做得最好的店家就是萱巧 的阳春店,那里用的都是大口的瓷碗,吃到精 光的时候就能够看到底下烧上去的字,谁要是 吃到“碗”这个字的话,这碗阳春面就算是萱 巧请客了。玛县上的人都知道小碗是萱巧的心 头肉,疼着呢。 烧着“碗”字的碗阳春店只有一个,盛了 面以后表面上并无二致,其实放了双份的猪油 ,面底下还埋了一块萱巧自己腌制的彩条鱼, 只有吃者自己才知道。 玛县的鱼池多,养的全都是彩条鱼。彩条 鱼的模样如名字般好看,养在鱼池里面波光粼 粼,腌了做成咸鱼,晾在屋檐底下直溜溜的一 排。彩条鱼肉质鲜美,非常好销,玛县的青壮 劳动力都是靠着彩条鱼过活的,鱼季没日没夜 地干活,闲时就在阳春店里吃碗阳春面,喝口 酒,生活得很安逸。 | 小碗从小是在阳春店长大的,见证了阳春 店从一开始的几条板桌发展到后来萱巧盘下这 个小店面。小碗没有父亲,但是她是在男人的 世界里长大的。男人们喝酒吃五花肉,浑身汗 臭地讲黄段子,眼睛瞄着萱巧的裙子底下,呼 噜呼噜地吃面想碗底有没有那块彩条鱼,有没 有那个“碗”字,能不能上萱巧的床,隔三差 五地和萱巧在屋子里面关着门打架,弄得整个 阳春店在寂静的玛县咯噔直响。小碗对此习以 为常,她顶享受的就是中午坐在店门口的太阳 底下用指头撮一撮鱼松放在嘴巴里咂吧着,等 着从萱巧房里走出来的男人用强壮的胳膊把她 举过头顶,或者是趁萱巧外出买东西的时候从 她床底下拎出一双大红颜色的高跟鞋,赤着脚 晃荡地踩着它在没有人的店面里踱,鞋子就鱼 池上的船一样摇摆。 阳春三月,鱼池的淡季,却是阳春店的旺 季。 玛县上的男人们从早到晚地坐在阳春店里 面,喝酒划拳打发时间,萱巧就并拢着脚坐在 柜台后面边听无线电边切葱末,不时嘱咐小碗 给客人添酒添鱼松。萱巧喜欢听唱外文的歌曲 ,咿呀咿呀地伴着无线电的沙沙声。男人们有 时候没钱结酒账,就把从家里老婆的梳妆柜里 面拿来的一根银簪子一匹绸子或是几个玛瑙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