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城小说《棋王》看道家文化
面对风起云涌的当代文坛,阿城始终将“老老实实地面对人生,诚实地生活”作为自己的人生体悟,不断求儒问道,向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在《棋王》中,阿城便为人生开出了向“道”的药方,小说中,“一生”这个名字,由“一”而发,由“生”而止,正好契合了《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看似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却将道家的深厚奥义囊括其中。作者通过对王一生这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表现出道家对社会现实的超越和对人生苦难的超脱,对当代生活现实意义的启发。
一、实务与超脱
对王一生来说,吃饭和下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我”与王一生初识,王一生便在“吃”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见他很小心地将嘴边或下巴上的饭粒儿和汤水油花儿用整个儿食指抹进嘴里。”“若饭粒儿落在衣服上,就马上一按,拈进嘴里。”“吃完以后,他把两只筷子舔了,先将上面一层油花吸净,然后就带著安全抵岸的神色小口小口地呷。”从“抹”“拈”“舔”“呷”中,我们可以看出王一生对吃是虔诚而精细的,同时也是世俗和粗鲁的,甚至是“惨无人道”的。王一生出生贫苦,饱受饥饿的摧残,对吃的执著不仅是人生来的本能,也是现实生活的所迫。但就是这样一个世俗而又被现实所累的人,作者偏偏让他痴迷于棋,取法于道。
道家讲求无欲无求,精神自由,但在《道德经》中,老子就曾经对“民之饥”表现出深刻的同情和愤慨。《道德经》四十五章也写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一焉”,可见道家十分肯定人的本体,并不排斥人类为了生存去追求物质需要。王一生的吃是一种本能,是为了肉体的生存,而非是对口腹之欲的一种追求。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现实生活是很满意的,面对列车里其他人的抱怨和哭啼,他说的是“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闹得这么哭哭啼啼的”,甚至批评我们总是想著锦上添花。在面对“我”讲的故事——《邦斯舅舅》,他将邦斯的贪吃定义为“馋”而非“吃”,并认为这个故事不好。可见,他认为“吃”和“馋”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吃”是生存之道,“馋”才是超越生存的一种欲望需求。王一生把“吃”看得很重要,不过是基于自身本能的一种需求,是一种无欲之欲,而当自身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他能够立即跳出物欲的干扰,转向对象棋的痴迷,转向对精神自由的执著与追求。
《道德经》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建立在物欲形式之上的享乐自然会助长贪婪的滋生,但只有满足人性的自然和本能的需求,我们才有机会做到真正的无欲,摆脱现实的苦难,追求真正的潇洒与超脱。
二、无为与有为
《棋王》所追寻的传统文化之根是道家文化,文中的象棋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达的工具。作为“棋呆子”的王一生,常常说出“呆在棋里舒服,何以解忧,唯有象棋”这样的道家语言,看似是对现实的一种避世,是一种无为思想,其实正是对“无不为”的一种追求。
在小说中,王一生第一次和倪斌对弈时,对方拿出家传的明代棋具:“只见乌木做的棋子,暗暗地发亮。字用刀刻出来,笔划很细,却是篆字——楚河汉界。”倪斌出场便惊羡众人,而对比之下,王一生则是处处透露出寒酸,他用生命守护的一副棋,是母亲“捡别人的牙刷把”磨制而成的一副“无字棋”。王一生对于棋子的材质、下棋的规矩、排名的前后都不是很在乎,他在乎的从来都是棋逢对手的快意和棋局本身的意义。但是在小说的结尾,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十分希望参加象棋比赛的,而且在得知“九局车轮赛”之后,他也是十分紧张的,对于“棋王”的称号也是十分渴望的。在与各路对手的比赛中,王一生力竞群雄,以“八胜一和”的骄人战绩结束了比赛,颠覆了整个地区比赛,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真正的棋王。由此可见,王一生对于棋道的无为恰恰是他能够达到有为结果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
《老子》写到:“无不为,则无不治。”《庄子》中也写到:“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道德经》则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这些都体现了这种无为之有为,王一生最后的“胜利”也正是来源于平日里所谓的“无为”之为。可见,无为并不是让人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要求人能杜外养中,去除杂念,回归到一方赤子的心境。只有这样,方能韬光养晦,沉淀自我,坚持积累,不断精进自身,于无为中实现有为。
冯友兰阐释道家的“去知”思想:“去知就是要忘去分别。一切分别尽忘,则所余只是浑然底一。”王一生正是这样,淡泊名利,坚韧而沉著地行无为之为,无惧外界风雨,坚守自身安宁,立于人生不败之境地,实现自身精神和现实的统一。
三、欲望与守和
《棋王》中,作为地区象棋冠军的老者,对王一生棋术的评语是“汇道禅于一炉”。的确,王一生自称因遇到“高人”指点而棋艺精长,而这位高人其实是一位捡破烂的老头儿,在给王一生棋谱时他用的正是道家的术语:“若对于胜,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你要造,需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是道,就是棋运之大不可变。”《道德经》启示我们:“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物或损之有益,或益之而损”。老子认为,中和就是一种平衡,你去增加某一方面,从自然规律来说就会去减损他,而这种平衡也是在不断变化和改变的。所以我们为人处世尽量不要去走极端,而应该去追求一种良性的互动,以柔克刚,以无得有,“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讲究中和,方得万事合。
在未识老头儿前,王一生与别人下棋都带著一种傲气,虽然赢棋,但也得到了“棋品必劣”的评价,后遇到老头儿,挫了锐气,因此学到了内敛与谦逊。在王一生以一敌九的车轮大战的尾声,端著架子的区赛冠军见自己输势已定,“亲赴沙场”,与王一生说和。一句“和了吧”,从这个单薄的少年口中吐出,看似云淡风轻,但是带给人的震撼却仿佛是有千斤重。“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没有那么多欲望的王一生,被挫了锐气的王一生,正是因为守住了内心的平衡,不骄不躁,才反而更能为人敬重,从而最终得到了“棋王”的称号,虽然这已经不是他十分看重和在意事情了。
《棋王》结尾,是最震撼人心、深入人心的一段,作者写道,家破人亡,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免俗,为世俗奔波,但这并不意味著我们要随波逐流,或是避世玩世,而是要在现实之上寻求一条更好的生存之道,不断向内心求索,独守自身安宁,从务实中求超脱,无为中得有为,从欲望中求平和。王一生“无为无不为”的理想人格让我们看到“道”之玄奥于当代仍有探寻和借鉴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https://bailushuyuan.org/novel/traditional/reviews/41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https://www.shuhai.org/articles/52/